阿拉丁 重复

分类:喜剧片 美国1986

主演:梅纳·玛索德,娜奥米·斯科特,威尔·史密斯,马尔万·肯扎里,纳维德·内加班,纽曼·阿卡,艾伦·图代..

导演:盖·里奇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最早并不是出自阿拉伯文原版的《一千零一夜》,而是在法国由一个叫加朗的翻译家编入《一千零一夜》的。(我读的是李唯中翻译的版本)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街边的小混混阿拉丁受一个非洲妖术师的蒙骗,去替妖术师取一个神灯。但是在取到神灯后妖术师却因为阿拉丁没有第一时间把神灯给他感到生气,把他和神灯一起直接关在了洞穴里。(不要问我为什么妖术师这么傻,他就是这么干的)阿拉丁随后无意间触发了妖术师给他的戒指,里面原来藏着一个戒灵。戒灵把他平安的带了出来。之后阿拉丁还和母亲一起发现了神灯的秘密,原来神灯里藏着一个魔力更强大的灯灵。于是阿拉丁凭借着灯灵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还迎娶了自己一见钟情的公主。妖术师发现了阿拉丁逃出生天,就想办法用“旧灯换新灯”的方法从一无所知的公主手上骗取了神灯,还把阿拉丁的宫殿连同公主搬回老家非洲。还好阿拉丁手上还有戒灵,凭借着戒灵阿拉丁来到非洲,和公主一起除掉了妖术师后一起回到中国(虽然说是叫中国,但总感觉只是冠上中国名号的阿拉伯国家)。没想到妖术师还有个哥哥大妖术师(打酱油的),知道弟弟死后想替弟弟报仇。结果被神灯道破了阴谋,也被杀掉。最后阿拉丁成了皇帝,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原文的逻辑和情节的合理性本来就有不少问题,例如妖术师居然因为生气直接把阿拉丁关在洞穴里,又例如阿拉丁突然变得英明神武干什么什么行(当然也有可能他向神灯许愿了),又例如皇帝傻乎乎的还对阿拉丁这种英明神武的年轻人一点戒心都没有。虽然故事还是很曲折很魔幻的,但是迪士尼很明显也不可能直接把这个剧本拿来用。

所以迪士尼的阿拉丁对原作做出了不少改编。首先是三个大反派太麻烦了(原文当中还有一个想把儿子嫁给公主的小气宰相),剧情线会变得很复杂,所以干脆就把三个角色糅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会玩妖术的宰相。然后是神灯太强大了,要是原文里一样无限许愿望太bug了,故事可能没法圆,所以就给神灯加了三个愿望以及三个不能实现的条件的设定(神灯有三个愿望设定据说就源自迪士尼,我小时候一直以为真的就是只有三个哭唧唧)。其次还给公主调整了出场时间,让公主由婚后才主要出场的角色直接提到了婚前两人相识,以增加公主的个人魅力。

迪士尼的创作无疑有其独到之处。首先是给阿拉丁加了一只逗比小猴子,给公主加了一只宠物虎,还给神灯赋予了自己的意识。这三个角色的加入让动画加入了更加多样化的元素,还可以让更多的角色抖包袱和卖笑点,这样阿拉丁和公主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谈大家都爱看的恋爱了。其次是给故事灌入新的内涵,在这里迪士尼选择的是自由。公主想要婚姻自由,阿拉丁想要财务自由,灯灵想要人身自由。每个主角都有自己想要的那份自由,最后也让主角团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自由。这种突出新时代女性对独立自由的向往的精神的公主电影,也容易活动当时观众的喜好。

但是这个改编的新内涵,对于自由的追求却有不少经不起推敲的地方。首先是公主。茉莉公主在市集见到阿拉丁,两个人一起逃出抓捕,然后就互相看上了,要亲吻了。阿拉丁假扮王子去求亲,茉莉公主还没确定王子是不是阿拉丁,两个人就坐着魔毯去兜风了。请问公主你追求的是婚姻自由,还是只是单纯在追求叛逆的感觉?你爱上阿拉丁什么了?如果你连为什么爱都没弄懂,那你追求的婚姻自由意义真的这么大吗?其次是阿拉丁。阿拉丁想要财务自由,正常的现代人应该想到的应该是如何改变自己,争强自己的能力吧。但是阿拉丁在全片当中没看到任何成长的地方,中间反而还要混了一阵子,你这样在神灯走了之后你怎么让观众相信你有能力对公主好啊?最后是灯灵。灯灵被赋予人格这一点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果不被赋予人格那追求自由也就无从谈起了。但是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灯灵,有自己独立判断能力的灯灵,是因为什么钟情于片中的阿拉丁呢?是因为一个许诺了要给神灯自由但是却出尔反尔的阿拉丁吗?为什么神灯甘心为了阿拉丁不要自由,到底它心目中的价值观是如何排序的?所以在片中又加入了不要贪心和不要撒谎两种价值观的灌入时,我是觉得不太合理的。一种价值观尚且没有讲好,何必去再添这么多东西呢。

当然,不可否认,作为迪士尼的出品,《阿拉丁》确实有着现在看来依旧很不错的动画效果以及配乐,人物的塑造也很生动。但作为一个改编故事,我还是建议先把故事讲好,然后其他的东西才能锦上添花。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