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田门外之变 HD

分类:剧情片 日本2010

主演:大泽隆夫,长谷川京子,伊武雅刀,北大路欣也

导演:佐藤纯弥

如果要说我们隔壁的日本是怎么开始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的,人们第一步想到的自然是明治维新,但是在日本的史学界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如果没有樱田门外之变,就不会有明治维新。”今天的樱田门

那这个樱田门外之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得从黑船入侵,日本打开国门说起。

1853年,由于美国黑船的入侵,日本的江户幕府不得不打开国门并签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这件事情引发了当时日本国内相当部分人的不满,于是,国内大致分裂成了两派,一个是以幕府部分主张开放的人为首的开放派,以及对幕府做法不满,高举尊王攘夷旗帜的保守派。到这里,电影当中的两个派系差不多就展现给观众们了。

这里就要引出一个关键人物了,他就是幕府开放派以及樱田门外之变的主角——井伊直弼,那么他到底是谁,他做了什么事情,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最后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的呢?井伊直弼画像

井伊直弼是“德川四大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的后代,家族历代效忠于江户幕府,而他本人作为家中第十四个儿子从小则在相对不错的环境当中长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父亲去世,做其他人家的义子失败(幕府时期,除去当继承人的儿子以外,一个大名的其他儿子可以到其他大名家中当养子,不然只能独自过上补助很少的贫乏生活),被包括亲戚以及周边的人排挤等其他种种不顺后,他成为了彦根藩的藩主,并将自己家的领地治理的有理有条,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当然,如果就此以后他的生活都是如此平淡无奇,他也不会出现在日本的教科书当中了。

1853年,也就是井伊直弼39岁的时候,美国的黑船来到了日本领海,而这些黑船出现的区域就是井伊直弼所负责防守的三浦半岛,从和他们接触的那时候开始,井伊直弼就渐渐意识到,以目前国家的实力无法与外国抗衡,如果硬要拒绝他们,导致战争爆发的话,国内的百姓就会遭殃,所以遇到这种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井伊直弼还是召集自己的家臣商议,最终确定了自己开国通商的主张。

虽然确定了自己的主张,但是这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还得得到其他大名的同意才可以,但是有同意就会有反对,面对这件前所未有的事态,一定会有人跳出来不惜一切代价反对的,这些反对派的领头人物就是以前的水户藩藩主——德川齐昭。

以德川齐昭为首的反对派认为,随随便便开放国门通商,是对幕府威严的巨大打击,是对朝廷的不忠,而且在国门洞开的情况下,国家社稷以及百姓安危都得不到保证,为了确保自身安全只能关紧国门,有必要也可以和西方列强开战。

而且要知道,这个水户藩就是江户幕府最主要的三个藩国之一,和尾张藩以及纪州藩一同称为“德川御三家”,如果这几个主要的藩国都跳出来反对自己,那么自己作为一个地位并不突出的彦根藩藩主也将处于不利的地位,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的孝明天皇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就是各个大名讨论,没有得出确切主张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而另一方面,美国这时候已经在使劲催结果了,井伊直弼无法,只能让自己的部下尽可能拖延一下时间。撑到1858年4月,争取到纪州藩支持的井伊直弼成为了幕府的大老,所谓的大老就是在非常时期幕府设置的最高职位,其地位仅仅低于幕府将军,总结起来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大老以后,他在没有得到天皇允许的情况下,直接派手下签订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约》,并愿意让自己一个人承担所有可能出现的后果。

除此之外,井伊直弼和德川齐昭等人的矛盾还有将军继嗣问题,当时的第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已经命不久矣而且也没有留下孩子,于是继承人就成了一个问题,井伊直弼拥立的是支持自己的纪州藩的,体弱多病但血缘与家定将军相似的德川庆福;而德川齐昭拥立的是自己的儿子,已经成为一桥家养子的一桥庆喜,这个人年纪相对偏大而且能力也强。围绕这个继嗣争斗在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前就已经开始了,并且持续了很久,但这件事情在井伊直弼成为大老以后就全都好办了,他直接宣布自己拥立的德川庆福成为继承人,并下令将违反规定擅自登城向他质问的德川齐昭等人终身禁闭。

那么,井伊直弼的目的为什么会那么快达成呢?我们回顾一下时间线,井伊直弼是在1858年四月份当上大老的,而在此之前将军就已经病重,随时都有可能撒手西去,而此时决定继嗣和讨论是否签订条约这两件事情都还在进行,最终结果还没有出来,六月份的时候井伊直弼出手把继嗣问题解决了,在将军去世的七月份的时候把处分和签条约的事情都给解决了。正因为如此,井伊直弼落下了一个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独裁者的骂名。

没过多久,就连天皇都写了一封信,谴责井伊直弼一意孤行和美国签订条约,并且行事风格过于轻率。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情是,这封书信首先送到的是他的死对头德川齐昭所在的水户藩,而不是他所在的幕府。

为什么这个事情让井伊直弼倍感冲击呢?因为按照以往惯例,应该是由天皇所在的朝廷向实际掌控权力的幕府下达命令,然后再让幕府将命令传达给下属的各个藩国,然而,这一次朝廷却跳过幕府单独给水户藩下达指令,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井伊直弼觉得,长此以往,水户会借着朝廷的威信壮大实力然后继续跳出来反对自己,而自己作为幕府的大老是肯定不可能放任国内的其他藩国做对幕府不利的事情的,于是,他便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迫害运动,这就是日本历史上骇人听闻的“安政大狱”。安政大狱受害者之一——吉田松阴,井伊直弼亲手将其流放的处分改为死刑

在这场镇压运动当中,曾经和井伊直弼对着干的尊王攘夷派损失惨重,上到大名下到其他志士被处决的人数达到100多人,还有很多和这一切毫无瓜葛的无辜人员也遭到了迫害。通过这次镇压,井伊直弼的地位更加稳固,但这也成了幕府最后一次显威风。毕竟,有镇压的地方总是少不了抵抗,尤其以受损最为严重的水户藩为例。电影当中的樱田十八士,居中者为关铁之介

没过多久,以金子孙二郎,关铁之介为首的水户藩武士以及萨摩藩的一名志士选择脱藩,然后一众人开始商量如何刺杀井伊直弼,经过大致商议决定,在上巳之日,也就是井伊直弼定期要登城的日子,在他入城时必定经过的樱田门外设伏,由一人带头拦住队伍,再由一人朝井伊直弼的轿子开枪为号,随后埋伏的其余众人从队伍两侧杀出,将井伊直弼杀死,然后去其他地方制造骚乱,等着萨摩的三千人马进入江户推翻幕府。

公元1860年3月24日上午9时许,井伊家开门,约60人的护卫队伍围绕着井伊直弼的大轿出来。樱田十八士中的森五六郎手持诉状,伪装成拦轿喊冤的样子迅速接近井伊的队伍,在与彦根藩士纠缠之际,冷不防地拔刀砍杀带头的彦根藩士,其他彦根藩士见状蜂拥上前,此时另一名浪士黑泽忠三郎用手枪向井伊直弼的轿子开枪,贯穿轿子,射中井伊直弼的腰部与大腿。这枪响同时也是樱田十八士发动总攻击的暗号,四面埋伏其他浪士纷纷突袭井伊队伍。森五六郎砍杀带头的彦根藩士

黑泽忠三郎朝井伊直弼的轿子开火

其余浪士听枪声杀出

这里要说明一点,当天井伊直弼的队伍其实是一只仪仗队,是准备登城办节日仪式的,所以约60人的队伍里面只有二十名出头的彦根藩士是武装人员,剩下的全部都是没有武器的仪仗人员,所以等这十余名浪士冲杀出来时,后面的仪仗人员头也不回的就逃回了府内,留下二十多个彦根藩士和浪士们厮杀。

更加要命的是,当天是大雪纷飞的日子,所有的彦根藩士全部给自己的刀缠好了护套防止刀具受潮,结果遇到这种恶劣天气的突发状况时,有许多的彦根藩士连刀都没来得及拔出来就已经被砍翻了,剩下的其他人眼看拔不出刀,只能把自己手中的刀当成木棍使用,作战效率大打折扣。

最终,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以后,浪士们突破彦根藩士们的防守杀到了轿子前,46岁的井伊直弼就这样在江户城的樱田门外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尽头。井伊直弼被拖出轿子

电影当中萨摩藩士有村次左卫门砍下井伊直弼头颅的情景

据记载,当时直接参加了暗杀井伊直弼的浪士们一共有18人,这十八人最后也被后世称为“樱田十八士”,但是,有句话说的好,暗杀是见效快但后续影响最差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十八名浪士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结局也比较凄惨(以下内容取自于电影)。

⒈ 关铁之介(樱田十八士的首领,在逃亡途中被捕,于1862年6月8日在江户被处决,享年38)

⒉ 冈部三十郎(在逃亡途中被捕,1861年8月31日被处决,享年44)

⒊ 稻田重藏(在战斗中阵亡,享年46)

⒋ 山口辰之助(在战斗中受重伤,在离开樱田门后自杀,享年29)

⒌ 鲤渊要人(在战斗中受重伤,在离开樱田门后自杀,享年51)

⒍ 广冈子之次郎(在战斗中受重伤,在离开樱田门后自杀,享年20)

⒎ 黑泽忠三郎(事成后带伤自首,因伤势过重在狱中死亡,享年30)

⒏ 斋藤监物(事成后带伤自首,因伤势过重在狱中死亡,享年38)

⒐ 佐野竹之介(事成后带伤自首,因伤势过重于当天死亡,享年20)

⒑ 大关和七郎(事成后带伤自首,1861年8月31日被处决,享年26)

⒒ 森五六郎(事成后带伤自首,1861年8月31日被处决,享年24)

⒓ 莲田市五郎(事成后带伤自首,1861年8月31日被处决,享年29)

⒔ 森山繁之介(事成后带伤自首,1861年8月31日被处决,享年27)

⒕ 海后磋矶之介(活到明治维新以后,于1903年病故,享年76)

⒖ 杉山弥一郎(事成后带伤自首,1861年8月31日被处决,享年38)

⒗ 广木松之介(刺杀事件三年后在镰仓自杀,享年25)

⒘ 增子金八(活到明治维新以后,于1881年病故,享年60)

⒙ 有村次左卫门(十八人中唯一一个萨摩藩士,在战斗中受重伤并斩下井伊直弼首级,在离开樱田门后自杀,享年21)

最后,我们综合评价一下双方和这个历史事件。

樱田十八士所代表的的是当时日本国内的尊王攘夷派,他们主要成员都来自于在安政大狱中受损严重的水户藩,所以这一次刺杀行动既可以视作对井伊直弼的报复行动,也可以视为对整个幕府的一次示威运动,虽然随后幕府的镇压导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死于非命,并且导致萨摩派兵倒幕的计划流产,但这次事件无疑让本就已经摇摇欲坠的江户幕府彻底颜面扫地,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幕府的无能,从而使得倒幕运动越来越频繁,最终加速导致了幕府的灭亡。

然而,这里有很奇怪的一点,就是双方思想上的问题,俗话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樱田十八士的尊王攘夷思想对于整个浩浩荡荡的时代而言无疑是错误的,而井伊直弼的开国思想最终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但是因为这个樱田门外之变,让尊王攘夷派更加积极的购买新式武器,训练新式军队,最终凭借过硬的实力击败了幕府,迎来了崭新的明治时代。与时代相悖的思想和作为,反倒进一步让整个国家向着顺流的方向发展,让人不得不感慨历史的玄妙。

在做人方面,樱田十八士和井伊直弼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在日本传统的武士道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无疑是背负责任和完成责任,哪怕是奉献出自己的性命,也必须去达成。很难想象,樱田十八士和井伊直弼在忠于自己内心的正义以及寻找国家出路方面,到底怀着多大的决心和勇气。樱田十八士其实都明白,去刺杀幕府当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老井伊直弼并推翻幕府,拯救整个日本的未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井伊直弼也一样,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自己曾经潦倒过,风光过;隐忍过,也残忍过。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守护自己家世世代代效忠的幕府,为了保护整个国家和百姓。同时,他也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甚至在刺杀当天,他收到关于刺杀的警告信后,也没有自行破坏规定去增加护卫的人数。他们其实都是一路人,都在用各自的刀和血去回答来自时代的疑问,只是各自的主张和见解不一而已。以现代人的眼光和认知来看,他们都是胆识超群的英雄。

历史总是伴随着牺牲和流血,并随之不断向前,不知道这样类似的事情以后还会有多少呢?

Ps:《樱田门外之变》片尾曲,基本把那个时代的沧桑都唱出来了,建议感兴趣的都去听听 https://music.163.com/#/song?id=20602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